小学科学知识怎样学?这些知识点快收藏给孩子看看
发布于 2022-05-23 08:22
第一类
TONGMA
关于生命世界
一
植物
2、植物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①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②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③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称为光合作用(海尔蒙实验)。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通道。一片完整的叶具有共同的构造,包括叶片和叶柄。
④花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雌蕊一般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
⑤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胚根长成植物的根,胚芽长成植物的茎和叶,子叶贮存养料。
3、开花植物的生长主要经历了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主要过程。
5、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空气。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关。
二
动物
三
人体及健康
四
生物及其环境
五
人类与环境
第二类
TONGMA
物质世界之物质变化
一
物质的材料与结构
•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合成纤维适合当雨伞的材料。
二
水及其变化
三
物质的溶解
•水能溶解一些固体、液体,也能溶解一定的气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物质在水中溶解速度有快有慢,受到颗粒大小、水的温度和是否搅拌三个因素的影响。
四
物体的运动和力
•反冲力: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如:火箭升空、喷气式飞机、燃放鞭炮等。
•重力: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摩擦力: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长度就越长。弹簧秤又叫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一定条件下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五
物体的沉浮
•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的沉浮状态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本身的体积大小(排开的水量)来实现。
•船是利用物体的沉浮原理制作的。材质轻、排水量大的船,载重量就大。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量、所浸液体有关。
•当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时,会下沉,当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时,会上浮。
六
工具和机械
七
物质的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第三类
TONGMA
物质世界之能量表现形式
一
声音
•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音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音高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钟340米。
二
光
•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
•光遇到物体后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阳光下的物体温度与物体受到的光照强度有关。光线越强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阳光下的物体温度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光照的角度有关。
•物体的颜色越浅、表面越光滑、光照的角度越斜,温度就越低。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了材料的吸热和保温等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简易的显微镜是由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组合而成的。
三
电
四
热
五
磁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多块磁铁组合在一起,磁力的大小会发生变化。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制成的仪器。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六
能量转化
•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的。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有关。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强弱等因素有关。
•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动。
•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
•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贮存的能量来自于太阳。
第四类
TONGMA
地球与宇宙世界
一
大气及其变化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风速是指风每秒钟行进的距离,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量,也可以用风速等级来表示。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雨、雪、冰雹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水量的多少,常用雨量器来测量。
•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二
岩石和矿物
•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的。
•石灰岩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的岩石。
•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三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由于雨水的冲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质随着水流而流失,就是侵蚀。
•风化、侵蚀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
四
时间的测量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的速度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动的速度就越快),而与摆重、摆福无关,因为摆长一定的摆,它摆动的速度是不变,因此可以用来计时。在调整摆钟时,快了,应该延长摆长;慢了,应该缩短摆长。
•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合现在的2个小时。
•世界上同一时刻各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为了方便人们旅行和计时,国际上设立了标准时区,整个世界分为24个时区,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东8区的时间作为标准时区,称为北京时间。
五
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约24小时。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①昼夜交替;②太阳的东升西落;③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④造成世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刻不一样。
•地球公转:地球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造成的现象:①四季交替;②昼夜长短的变化;③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现象、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造成的。
六
探索宇宙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的形成与月球的公转有关。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环形山。
•为了便于辨认,人们将星空划分成不同区域,称为“星座”。
声明:本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END -